产品详细
鉴于我国对NO2生成与排放控制研究与工业应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 差距,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低NO2燃烧设备虽然也开始在部分燃煤电厂开始使用,但其排 放控制标准与发达国家的设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价格十分昂贵。另 外,与NCX排放有关的工业企业对NCX排放的控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NCX 排放控制还达不到对S02排放控制的重视程度。目前,很多燃煤电厂主要采取了脱硫措施,控制so2的排放,以减少酸雨。但是,由 于NOx的排放日趋严重,造成一些地区酸雨类型从硫酸型想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因此, 如果不控制NCX排放,那么花费了巨大代价控制S02的效果将大大减弱。
现在,对火电厂排放氮氧化物实行总量控制已基本具备法律、排放标准、排污收费、 治理技术等方面的条件,从“十一五”开始,对火电厂排放氮氧化物实施总量控制是最佳时 机;最新修订的火电厂排放标准将对新老机组都执行同样严格的排放浓度标准,在《排污费 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也规定,到2005年7月,对氮氧化物执行与二氧化硫相同的排污费 征收标准。国家环保总局对1991年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1) 进行了修正,在修订后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KGB 13223—1996)中首次规定了NOx排放量标准限值。在2003年12月23日发布了进一步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13223—2003),并于2004年1月1日执行。该标准规定,不同时段的火电厂 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表1-17规定执行。
表1-17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氮氧化物最离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时 段 | 第1时段 | 第2时段 | 第3时段 | |
实施时间 | 2005年1月1日 | 2005年1月1日 | 2004年1月1日 | |
燃煤锅炉 | Vdaf<l0% | 1500 | 1300 | 1100 |
10%<Vdai<20% | 1100 | 650 | 650 | |
Vdaf>20% | 450 | |||
燃油锅炉 | 650 | 400 | 200 | |
燃气轮机组 | 燃油 | 150 | ||
燃气 | 80 |
注: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分三个时段,对不同时期的火电厂建设项目分别规定了排 放控制要求:
2. 1996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执行第 1时段排放控制要求。
3. 1997年1月1日起至本标准实施前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执行 第2时段排放控制要求。
4. 自2004年1月1日起,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含在第2时段中 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在本标准实施前尚未开工建设的 火电厂建设项目),执行第3时段排放控制要求。